今天(9/30) 葉倉甫老師 來到公主學校幫孩子們評估(舊生的複評及新生的初評),

看看公主和孩子們上一學期加入葉老師建議的運動訓練下,是不是各方面都有進步^^

看過公主的人就知道,這妞走路的樣子很像 大姐頭,很有氣勢!!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公主骨盆附近的肌群發育(展)不好,

身體兩側也發展不平均(右優於左),協調及平衡很差;

所以導致公主走起路來像小企鵝一般(膝蓋彎曲幅度太小,撇咧撇咧地走),

再加上圓滾滾的體態,就差沒有常常像小企鵝跌倒在冰上滾來滾去了...

 

葉老師對於醫療復健的看法,跟現行的復建觀念不同(以下是擷取自 小兒平衡發展療育網  葉老師的文章)

 

全人的復健(康復)運動訓練

 


         要活就要動,活動可維持成人生理機能,應付日常生活功能的使用、提昇生活品質與減緩構造機能的退化;活動可 讓發展中的嬰幼兒或學童促通知覺與動作及後續各項能力的發展,奠定更穩定的發展基礎與發揮更優勢的個別潛能;活動也可讓腦部仍是一張白紙的腦傷兒依照神經發展與各項能力累積的順序,添加最適當的色彩,讓他或她的生命發揮最大的價值。
       21世紀復健(康復)的專業人員不是以自己主觀的判斷與方法,強制性的要求腦傷孩子的學習,尤其復健(康復)的運動訓練是種活動經驗的累積與記憶,若未瞭解孩子的生理能力與心理的害怕程度而給予不合理的學習要求,情緒的緊張、心理的害怕讓生理的肌肉也更隨之不聽使喚,即使正常聰明的孩子也不會有好的學習成效,更何況腦傷及更多重障礙的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更細緻的療育、基礎的活動能力、更多錯誤學習的經驗、合理的學習時間與不害怕的學習情境,而不是不可情緒 反抗的完全聽從與忍耐。
       如果多重障礙孩子的復健(康復)運動訓練是適性、輕鬆愉快的學習、是配合個案個別化的能力與需求的學習,他們也能如正常學童一般的運動活動;也能如正常成 人一般的保健活動,拿掉特殊的專業標籤,多重障礙的孩子跟你我一樣,維持適當的活動是一輩子該學習的事,也是父母及專業人員應儘力幫忙與學習該做的事。

 

 


 

現行的復健治療著重於「功能性」─

比如說 移動的功能(如行走,跑跳...),操作的功能(取放、書寫...),依孩子所欠缺的能力去補強。

但葉老師卻認為,特殊兒即使發展緩慢,但仍需依神經發展及各項能力累積的順序來引導訓練,

就是所謂的「自然學習」!!

 

回想公主大動作的發展史─1Y開始復健→1Y會蠕爬→1Y3M會四點爬→1Y8M會走.....

這過程中,都是針對移動的功能加強復健;

但仔細想想,卻欠缺了 反覆蹲站、高跪姿轉位移動  等骨盆肌群的訓練及經驗。

這個部分的欠缺,等於是公主跳過神經發展的順序,造成後來行走姿勢不良的結果。

 

經由葉老師上學期的建議,老師們在校將其實踐在活動中:

1.高跪姿(輔助)移動

2.坐楔型墊(前高後低)增加腹部彎曲經驗的輸入

3.大龍球左右傾坐姿的擺位

4.少量多次的仰臥起坐訓練

 

公主真的有明顯的進步!

移動的速度有增加(會小跑步)、雙腳外八的姿勢右側已回正、能放手上低階的階梯、較不排斥蹲姿、

情緒問題較少、認知能力提升、

更爆炸的是......「相當聒噪!!」

─會仿音及字數越來越多,雖沒有太多主動式的對話,但情境式的語句有出來!

 

有了新的進步,但也有新的問題(左側發展偏弱的問題影響跑步的方向控制);

葉老師仍建議:

在公主骨盆肌群的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時,仍不移多做功能性的訓練

(行走、跑跳...以免代償作用導致移動姿勢的怪異、活動不安全感而心生恐懼、排斥)

應該還是得追本溯源的練習─高跪姿移動及增加彎曲經驗能力的輸入。

這部分屁媽在家也會全力配合,並請屁爸構思幫公主做一張 楔型椅

(因為現在公主最愛的餐椅已經快被公主塞爆了><);

也很感謝老師在校的活動安排,讓公主能有計畫的補足這部分的能力!!

 

葉老師告訴我們,父母要用心,但也要用對方法,孩子才不會排斥學習,才能順序發展!!

葉老師,謝謝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ycee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